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113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不过,沙子一定得变成珍珠,才能被人承认和尊重吗?”年轻人还是有点疑问。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1.历经磨难做“珍珠”
一粒沙在沙滩上很难被找到,但是这粒沙子变成一颗珍珠,它的光彩比任何沙粒都要显眼。我们在看到珍珠光彩的同时,不应该忽视珍珠光彩背后经历的种种磨难。一个人要成为“珍珠”,也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承受各种考验和打击,最终才能出类拔萃。
2.承认和尊重“沙子”
做一粒沙子也未尝不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精彩、辉煌的人生毕竟占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以此立意,我们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生活实际,写“平凡生命也可以创造奇迹”、“追求平凡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心怀梦想,脚踏实地”等主题。关键是要关注生活,对生活有所感悟。
3.多给年轻人些肯定
材料中的年轻人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和尊重。由此,我们也可以从“多给年轻人些肯定”方面立意作文。我们可以探讨现在年轻人所面临的就业、住房等诸方面的压力;可以提出“换位思考”,呼吁大家理解、关心和帮助年轻人;可以鼓励年轻人面对挫折要自尊自强,要学会反思,找准自己的位置,等等。
一考生
一个失意的年轻人为自己的无人欣赏、庸庸碌碌而苦闷。老人说:“成为沙滩上的一粒珍珠吧,这样就没人忽视你!”
沙子只有成为珍珠才能获得认可吗?一沙一世界。平凡如沙,我们亦可以创造伟大。
玲珑、剔透、亮丽,珍珠以它奶白色的光泽轻而易举地享受着众人的惊羡与赞美。成为珍珠,变得不凡,应该是每一粒沙的梦想。可如果当珍珠变得如沙粒般俯拾皆是,是否还能延续曾经万众瞩目的辉煌呢?
放眼现实,更多的人如沙一般普通,而那些凤毛麟角的成功人士在社会舞台上如珍珠般光鲜亮丽,他们身后是万千人的追捧。似沙般渺小的我们,总渴望成为与众不同的珍珠,被世界认同。于是,有的人不懈追逐,争先恐后,甚至在激烈的争斗中迷失了自我……
更多的人并不明白,露珠其实可以折射万物,将世界容纳于心中。九层之台亦起于垒土,每一个看似平凡的生命都有其不平凡的地方,都有可以得到赞美的闪光点,那样的光亮,也如珍珠一般璀璨动人。
千百年来,兴衰万代,有的人却放弃珍珠的亮丽,转而追寻沙粒般平凡的生活。
濮水边,楚王的邀请翩然而至。成为楚国的相臣,成为楚王身边的珍珠,这是当时多少名士所梦寐以求的啊。而庄子静赏清水,“持竿不顾”。他选择了做一只“曳尾于涂中”的龟,他选择了作尘世中万千尘沙中的一粒,他选择了做清洁的自我。他在平凡中生活,他在梦中与蝶同舞,他与大鹏遨游于九天之上,逍遥一世。他在平凡中歌唱,却唱出了超凡脱俗的智慧,让世人赞叹他的伟大,让后人景仰……我们安于平凡,但不等于甘于平庸。勇敢地奔跑,编织自己的梦想,我们终会成为不平凡的英雄。
芸芸众生,有的人用沙般平凡的生命创造着珍珠所无法企及的伟大。孟佩杰,8岁便承担起侍奉瘫痪养母的重任。艰难中,她无怨无悔,带着母亲上大学。她让传统的孝道充满每个细节,用本真而平凡的情,感动了中国。还有更多如王顺友、丛飞等做出非凡事业的平凡人,他们的光辉与伟大,浸染了人间……
平凡如沙,但只要心向美好,我们亦可以创造伟大。
流水不尽,愿每一粒沙都可以绚丽斑斓,光亮如珠……
名师点评
本文观点新颖,见解独到。文章题目以递进的形式,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即文中的“一沙一世界”,平凡如沙,亦可以创造伟大。作者在本文的开头简要概括材料,引出主题;对于观点的论述,先理性地分析,然后举古今事例证明。文章的行文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分析深刻,材料丰富,具有思辨性。
一考生
报纸编辑在设计画版的时候,由于文章的字数多寡不一,经常会遇到版面前有空白的地方。这些空白少则百十来字,多则两三百字,这就需要挑选一些精短的文字或图画补上去,以保持版面的完整,这些用作填充的文字或图画就叫“补白”。
舞文弄墨的,谁不想上头版头条?谁又愿意“补白”?投稿的人,谁不想写大块头来占据主要地位吸引读者的眼球?其实现实生活中,由于生活节奏快,人们都很忙,报刊读者大都首先是挑选短小的文段来阅读,等有了余暇才去读那些所谓的大部头,就是说许多报刊的“补白”都是先进入读者的视野的,“补白”更多的给人带来的是轻松,是愉悦,是简单与质朴。
许多的人从来就是想做英雄,出人头地,轰轰烈烈,万众瞩目,这样才有了“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的名言。其实转过来一想,人人都当元帅,那么谁做士兵?人人都做司令,这样的司令也只是光杆司令。这就好比人人都写大块头的文章,那么报刊就要有许多的白版,让人生厌,以至于连大块头的文章也不愿读。
人生在世,如果能够成为中流砥柱,成为栋梁之才,成为大块面的“压卷之作”自然再好不过。但是在纷繁的社会生活中,注定许多的人是不得不去做那默默无闻的“补白”的。如果你硬要置自己的角色于不顾,去争着抢着做主角,是注定要四处碰壁,以失败告终的。一部影视作品,少不了配角的,往往不起眼的角色是多数,其实,演好配角与演好主角是同等重要的。试想,如果没有演员甘做路人甲,兵丁乙,为主演们配戏,那么,电影、电视又怎么拍得了?
专写“补白”的人也有成就大事业的。此人叫郑逸梅,他应出版社和多家报刊之约,帮忙给人家撰写填补空白的短文,一干就是70年。这70年里,他如一枝“逸梅”,清晨即起,扫抹居室尘埃,舒展躯干筋骨,早餐后便开始逍遥自在的“豆腐块”式写作。“补白”文字若梅花斑斑点点,撒落于素净清爽而又绵软坚韧的纸上。不占头版,不争头条,郑逸梅“涉笔生花七十年”,身笔两健,单在1981年至1988年,轻轻松松出版14种单行本,93岁依然耳聪目明,腰板硬朗,提笔即能“补白”,被赞为“补白大王”。
社会需要大量的角色,我们如果成不了“压卷之作”的时候,退而求其次,去做一块画龙点睛的“补白”,又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做“补白”而不坠青云之志,就犹如给“补白”加上了花边,不是比重头稿更引人注目?
名师点评
本文先介绍了“补白”,由补白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引出自己的观点,通过议论和举事例论述,结尾再次点明题旨。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文章语言质朴简洁,句式灵活,富有文化气息。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以写“补白”获得成功的真实例子,论证自己在生活中要甘愿做“补白”的观点,颇有意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