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文章已超过11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自李渊建立唐朝以来,疆域不断扩大,不少文人志士弃笔从戎,想在大唐盛世中建功立业,青史留名。他们在边塞生活中,面对异域风土人情、戍边艰辛生活、战火纷飞场景,于是将所遇所感化为诗歌,这就形成了边塞诗。
在边塞诗中有一种类型,通过战士的口吻,抒发自身家国情怀,这类诗歌读起来荡气回肠,保家卫国的高尚情操溢于言表。从初唐到盛唐,有这三首关于战士们家国情怀的古诗,既呈现了诗人们忧国忧民之情,也鉴证了唐王朝从兴盛到开始衰落。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
边烽警榆塞,侠客度桑乾。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不学燕丹客,徒歌易水寒。
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一,也是其中仅有一位体验过边塞生活的,在这首送郑少府入辽诗中,面对边陲外族发起的挑衅,众多将士奔赴前线。以送行朋友身份表达,戍边战士一定要冲锋陷阵,建立功勋,不能像荆轲刺秦一样,空唱一首易水寒,最终徒劳而归。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是盛唐时候有名边塞诗人,这是他出塞系列诗歌中一首,也是最为让人朗朗上口的。这首诗就是指出,如果能够抵御外敌的名将们还在,就不用担心匈奴南下了。
盛唐时期,在抒写战士家国情怀的诗歌中,诗人们都习惯借秦汉戍边教训,来指出唐朝时期戍边存在问题,以古喻今,是一种常用表现方式。
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这首诗,诗人一开始就表现敌人兵多、攻势不断场景,而众多将士不畏艰辛,顽强守城,最终双方暂时互相收兵。
李贺是中唐时期诗人,此时唐朝已经由盛转衰,要持续面对藩镇割据,边疆战火不断形势。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战士们忧国之情,最后更是暗示愿意提携玉龙,战死沙场,只是担心君王可能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