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界“诺贝尔奖”揭晓!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实力出圈

  近日,诺贝尔奖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IBC)授予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乔治•理查德森奖”。桥梁

  深中通道成为本届我国唯一一个、界揭广东省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晓深桥梁工程项目,同时也是中通该奖项设置以来我国第十个获此殊荣的项目。

  国际桥梁大会是道伶仃洋大桥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极高影响力,实力大会内容包括主旨报告、出圈桥梁技术奖颁奖、诺贝尔奖国家主题年活动等。桥梁

  大会奖项设立于1988年,界揭是晓深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中通“诺贝尔奖”,其中的道伶仃洋大桥“乔治·理查德森奖”是设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实力奖项,侧重于设计、施工、研究、教育等方面的杰出成就,颁发给近期完成的世界桥梁工程项目。

图片

  国际桥梁大会认为,深中通道项目始终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节能减排、让公众满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设计力求简洁及韵律感,采用全线一体化的晶体切面设计元素,并在抗风技术、钢桥面U肋焊接接头、高强耐久主缆、离岸锚碇建造、索塔工业化建造等方面取得了多项创新。

  从前期设计到技术创新,项目全过程始终推行标准化、工厂化及智能化建造理念,确保内在质量优和外在品质美,有力推动了世界悬索桥技术的发展。

图片

  深中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G2518跨珠江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工程,全长约24公里,集桥、岛、隧、海底互通于一体。项目控制性工程伶仃洋大桥为主跨1666米的悬索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高,通航净空高度为76.5米。

  面对高温、高湿、高盐、强台风频发的恶劣环境,项目突破了海域深厚软基大型锚碇建造难题、首创钢桥面板全熔透焊接接头技术、研发应用了直径6毫米的2060MPa高强锌铝稀土(镁)合金镀层钢丝以及国内首台一体化智能筑塔机,同时创下五项世界纪录,包括离岸海中悬索桥跨径最大、通航净高最高、海中锚碇体量最大、主缆钢丝强度最高、颤振检验风速最高,实现了桥梁高质量建设,进一步巩固我国桥梁建设的领先水平。

  延伸阅读

  21世纪以来,在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推动下,中国桥梁以每年3万多座的速度递增,目前桥梁总数(公路、铁路总计)超过100万座,已成为世界第一桥梁大国。在世界跨径排名前10位的四大类型(梁、拱、斜拉、悬索)桥梁中,中国均占据半数以上。

  中国桥梁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截至2024年,已经有近40余座中国桥梁获得国际桥梁大会项目奖。

▲中国已获国际桥梁大会项目奖桥梁汇总

▲中国已获国际桥梁大会项目奖桥梁汇总

  来源:广东国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