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龙舟、品非遗、逛乡村……在珠外国友人走进斗门→

5月25日,观龙逛乡珠海市外事局与斗门区联合策划了“爱珠海·龙年看龙舟”端午活动,舟品走进邀请来自丹麦、非遗德国、村珠法国、外国印度、友人意大利、斗门日本、观龙逛乡巴基斯坦、舟品走进英国、非遗美国等9国的村珠28名企业家、外企高管、外国高校教授等走进珠海市斗门区,友人观赏龙舟赛事,斗门品味非遗美食,观龙逛乡参与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体验和美乡村生活。

国际友人看龙舟竞技

活动当天,国际友人们来到珠海市斗门区黄杨河畔,观看广东省龙舟公开赛暨斗门龙舟邀请赛,实地感受中国传统龙舟的风采。

观看完龙舟比赛后,大家来到斗门博物馆,参观珠海龙舟民俗文化艺术展,了解龙舟文化的前世今生与发扬传承,并亲身体验中华舞龙表演,还欣赏了多个富有浓厚非遗特色的文体节目。

“这是如此令人兴奋,我真的很喜欢看龙舟比赛!”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英语副教授雅各布•卡罗琳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一次看龙舟比赛,她被龙舟健儿们的磅礴气魄深深震撼,亦为呐喊鼓气的群众所感动。“我在珠海生活三年了,这是一个能够给予人惊喜,充满魅力的城市,我很爱她。”

国际友人看非遗文化

大赤坎村明火叉烧烧排骨是斗门当地民间一种传统美食,它既承传了广东叉烧的风味,又独创了自身的酱料配方和加工工艺,被列入珠海市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活动当天,国际友人们与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第四代传人赵志文先生沟通交流,观看非遗美食的制作过程,聆听非遗背后的百年传承故事,品味非遗传承人的韧劲、稳劲与拼劲。

据介绍,大赤坎明火叉烧烧排骨起源于民国初年,历经近一个世纪,烧腊手艺已传了四代,第四代的“新农人”正致力于融合非遗文化、非遗美食、非遗农产品等元素,打造非遗旅游体验,用叉烧“搭建”乡村振兴路。

国际友人看乡村振兴

当天下午,外国友人一行踏入斗门下洲村印象小镇。下洲村古韵悠然,步步皆景,乘着珠海“百千万工程”的春风,这座古朴小村处处涌现出令人欣喜的新景象。

从许愿长廊、古树驿站、创美庭院、小吃店、手艺铺到小而美民宿等,外国友人纷纷拍照打卡。在欣赏美景之余,斗门艾饼、手工炒米饼、萝卜糕、芋头糕、糯米鸡、斗门叉烧、斗门海鲈、牛杂、茶果等特色美食给外国友人带来舌尖惊喜,而非遗编织馆、非遗皮影戏、陶缘结义等文化店铺,更是充满情怀魅力。

斗门镇有关负责人介绍,下洲村是一个具有300多年历史的村落,人文底蕴深厚。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过程中,斗门镇在下洲村探索“政、村、企、农”四位一体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打造“斗门印象小镇”乡村旅游新热点。

“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别开生面的体验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交流互动、发展成果分享的盛会。”珠海市外事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爱珠海iZhuahi”系列活动是珠海市外事局创办的一项长期性的、开创性的品牌活动。“希望通过此行,搭建起国际友谊的桥梁,促进文化交流,让外国友人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端午节文化和乡村发展成就,能够更加亲近珠海,热爱珠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