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动作频频,透露哪些信号?

  近期,证监作频针对A股市场波动较大的动号情况,证监会频频发声并采取行动。频透2月6日,露信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进一步加强监管的证监作频三方面措施。同日,动号中央汇金公司公告表示,频透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露信已于近日扩大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增持范围,证监作频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动号扩大增持规模。频透

  受上述利好消息影响,露信2月6日A股盘中走强,证监作频主要股指全线大涨。动号其中,频透具有代表性的上证指数收涨3.23%,创业板指数大涨6.71%,一改近期走势,北向资金大幅净买入超120亿元。业内人士表示,近日来监管层频频出手,“国家队”积极下场,系列举措有利于显著提振资本市场信心。

  监管层新政频发

  释放呵护市场积极信号

  2月6日,中国证监会以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回应了加强“两融”融券业务的监管安排。发言人称,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了三方面措施,包括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

  所谓融券交易,是指投资者向证券公司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融入一定数量的证券并卖出的交易行为,属于卖空交易的一种。业内专家表示,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限制了融券最主要的券源,同时强调“逐步”了结,预计仍将以维持市场平稳运作为前提,有效抑制融券机制;并首次提出严禁融券变相T+0,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理念。

  近期,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持续加强监管。1月28日,证监会官方宣布进一步优化融券机制,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并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

  2月6日,证监会再度表示将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证监会表示,近期结合市场情况对融券业务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监管的举措。相关制度实施以来,融券余额已下降24%,目前已降至637亿元。

  继证监会发声后,多家公募基金也纷纷表态。2月6日,易方达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等公募机构纷纷公告表示,将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

  2月以来,证监会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动作频频:关于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证监会召开座谈会,其中提到研究对头部大市值公司重组实施“快速审核”,支持行业龙头企业高效并购优质资产等重要内容;对于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要切实承担提升自身投资价值的主体责任,主动提升投资者回报,积极维护市场稳定,合力提振投资者信心。

  “一方面通过鼓励和支持并购重组,有利于进一步展现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对融券业务加强监管,有利于增强市场内在稳定性,达到稳市场的要求。”中泰证券研究所政策组首席分析师杨畅表示,近期证监会多措并举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推出的系列措施有利于显著提振市场信心。

  “国家队”下场增持

  “真金白银”稳定市场信心

  除了监管层的积极发声外,“真金白银”也正在持续流入A股市场。2月6日,中央汇金公司公告称,充分认可当前A股市场配置价值,已于近日扩大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中央汇金在中国金融市场地位非凡,它是由国家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代表国家依法行使和履行对国有商业银行等重点金融企业出资人的权利和义务,实现国有金融资产保值增值,直接持有包括工、农、中、建四大行在内的19家大型金融机构股权。

  中央汇金为何此时出手?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指出,当前A股市场估值水平处于历史低位,中长期投资价值凸显,“国家队”在底部进行增持,既能够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入优质的筹码,拥有分享未来行情的机会;另一方面又起到提振市场信心、活跃资本市场的作用。

  此次中央汇金发布公告后,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中央汇金增持公告答记者问,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坚定支持中央汇金公司持续加大增持规模和力度,将为其入市操作创造更加便利的条件和更加畅通的渠道。

  同时,证监会表示,将继续协调引导公募基金、私募基金、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保险机构、年金基金等各类机构投资者更大力度入市,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加大回购增持力度,为A股市场引入更多增量资金。

  对于中央汇金发声将持续加大增持ETF规模和力度,华夏基金表示,近期,以上证50、沪深300以及中证500、中证10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基金获得大量机构资金布局,中长期资金出手布局ETF,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中长期机构资金的持续入市,还有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引导市场投资方向,形成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6日A股迎来大幅上扬,因为增量资金入市预期提振投资者风险偏好,并打破了前期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带来的资金负反馈。”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指出。

  展望未来,李湛认为,短期政策积极发力提振信心,市场有望筑底企稳,中期维度来看,当前A股估值、风险溢价已达到历史低位水平,随着经济预期上修,A股将步入中长期配置价值区间,可以重点关注高股息稳健类板块的底仓价值,以及顺应产业趋势的科技成长方向。

  南方日报记者 周美霖 张艳 唐柳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