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收藏也能“玩”得炉火纯青 海岩论道写作与跨界生活

摘要:近日,玩新京报举办的跨界“新京报漫读空间之遇见海岩”读书和思想沙龙活动在恒大丽宫会所倾情上演。当日下午,收藏作家、也能岩论编剧、得炉道写企业家、火纯活设计师海岩莅临现场,青海与众多读者分享写作乐趣、作跨畅聊人生跨界、界生共同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玩坚守与传承。

跨界收藏也能“玩”得炉火纯青 海岩论道写作与跨界生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在生活的跨界河流里漫游,在理想的收藏空间里阅读。

近日,也能岩论新京报举办的得炉道写“新京报漫读空间之遇见海岩”读书和思想沙龙活动在恒大丽宫会所倾情上演。当日下午,火纯活作家、编剧、企业家、设计师海岩莅临现场,与众多读者分享写作乐趣、畅聊人生跨界、共同探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

读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正如一位名家所言,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作为曾经出版、出品过《玉观音》《永不瞑目》《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等多本文学巨著和热播影视剧的海岩来说,读书、写作及影视题材的创作是一件不容亵渎的事情。

难得的是,在网络文化与流量IP当道的当下,海岩仍然保持着清醒与客观的认识。在他看来,现在是一个金融资本主控文化资本的时代,操盘者本身不一定懂得文化,而是用单纯的数字和报表来判断作品的好与坏,诸如有多少粉丝?有多少流量?热度如何?收视率和票房怎样?等等,这导致了很多烂作的诞生。

曾经有人说,好的作家与创作者一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这正是海岩那一代作家共通的地方,身怀悲悯情结,身系国家命运。“每一个作家心里都是比较脆弱和柔软的,对人性的东西、美好的事物、冲突的部分较为敏感。只有保持这份敏感,才能如实地写出真实的生活感受。”

这正是作家和文人的力量所在,围绕作品、对精神层面的探讨和人性的思考为着眼点,始终保持有品格的文学承担与追求,延续着有坚守的文学品性与批评底线。

除了作家、编剧、企业家身份外,海岩身上还有收藏家、设计师等众多标签,即便跨界,他仍然能“玩”得炉火纯青。谈起收藏,海岩表示,“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少有点涉猎和熏陶,特别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文化记忆开始发挥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初心下,海岩在收藏和设计界都造诣很深,由他设计的北京昆仑饭店、亚洲大酒店及北京黄花梨博物馆都呈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世界大同小异,而对于文化的传承与坚守更是一脉相承的。作为一个读书及思想分享的主题沙龙,新京报“漫读空间”定期会邀请知名学者、作家、文化人、艺术家及各领域的思想者进行近距离对话,为大家营造一个关于阅读的精神家园。

责任编辑:李明徽;主编: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