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航展”之城再“出圈”!“金湾造”惊艳亮相亚洲通航展

南海之滨,双航展盛宴再启。城再出展11月23日,圈金为期4天的湾造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在珠海国际航展中心开幕,作为东道主的惊艳珠海金湾再次站在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

与中国航展结缘以来,亮相“航空元素”已成为金湾区的亚洲一张闪亮名片。在航展品牌效应下,通航金湾航空产业加速迈向集群化,双航展一大批航空企业展翅高飞,城再出展珠海机场年客流量突破千万,圈金航空新城加速崛起……

如今,湾造随着首届亚洲通航展的惊艳开幕,金湾正式跃升“双航展”之城,亮相开启双年看“中国航展”、亚洲单年看“亚洲通航展”的新格局。

面向国内国际发展潜力巨大的通航市场,不少参展企业携带新产品、新技术亮相亚洲通航展,其中“金湾主场元素”颇为亮眼。航空工业通飞、彼岸(珠海)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珠海易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珠海燕德航空文化有限公司等多家金湾区企业集中参展,不少企业当天便实现“开门红”。

11月23日,首届亚洲通用航空展在珠海开幕。

开幕首日斩获新订单 “金湾造”大放异彩

亚洲通航展开幕首日,航空工业通飞与东时双悦(北京)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青岛恒翼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等客户代表分别签订了3架西锐SR20飞机购机协议和1架AG50购机协议。

值得一提的是,被业界誉为“空中宝马”的西锐SR20,正产自航空工业通飞位于金湾的生产基地。展会首日即斩获3架订单,既显示出市场对西锐SR20的青睐,也向世界展示了“金湾制造”的强大实力。

据悉,国产西锐SR20飞机凭借其超高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用性,以及完善的维修体系,且能在多种场景无缝对接应用的优势,在全球60多个国家、地区累计交付8500架、飞行总时数超过1100万小时,占同类型飞机市场份额的60%以上。其配备的整机降落伞系统在国内的航空器飞行训练方面也表现出了卓越的优势。

历届中国航展都不乏“金湾主场元素”。放眼此次亚洲通航展,“金湾造”再次大放异彩。

展馆内,AG600的灭火型号AG600M模型机稳居10号馆C位,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围观留影。展馆外,航空工业通飞携西锐SR20、西锐SF50、领雁AG60等众多真机亮相,吸引了不少通航爱好者排队“探营”。

展馆内,AG600的灭火型号AG600M模型机稳居10号馆C位。

作为最具代表性的“金湾造”,AG600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也见证了金湾航空产业的腾飞之路。自2009年立项以来,位于金湾的航空工业通飞华南公司,承担起了大部分前期研制工作和关键总装任务。

展馆外,航空工业通飞携西锐SR20、西锐SF50等真机亮相,图为西锐SR20。

2016年,AG600首架机在金湾完成总装下线,此后多架飞机从这里走出,成功填补了我国在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领域的研制空白,为我国大飞机家族再添一名强有力的“重量级选手”。

今年10月27日,航空工业集团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组织实施航空工业应急救援综合实战演练。其中,“金湾造”国之重器——AG600M1005架机、1007架机参与实战演练,现场展现了优异的机动性能与灭火能力。眼下,AG600正在开展一系列飞行试验,模拟测试各种任务场景下的应急救援能力,争取在2024年交付客户使用,投入灾害救援的实际应用。

“大飞机”一跃而起,“小飞机”同样吸睛。2011年,航空工业通飞收购美国西锐公司100%的股权,其后,西锐部分型号的通航飞机产线,就设置在金湾的生产基地内。一大一小,两条线路,共同组成了珠海通用航空产业的“中流砥柱”。

依托“国家队”品牌效应和中国航展平台作用,中航赛斯纳、天晴航空航天、隆华直升机、广联航空、摩天宇、航天银山等一批优质的航空产业上下游企业选择金湾落户,一条贯穿通用飞行器生产、销售、运营的产业链日益完备,成为金湾区“5+2+N”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一环。

在亚洲通航展开幕当天,航空工业通飞还与东南亚地区合作伙伴明康宇航集团正式签订东南亚市场开发合作协议,这是航空工业通飞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开拓东南亚市场的又一成果,也意味着越来越多通航飞机,有望从金湾飞向世界。

客商盈门远超预期 参展企业洽谈忙不停

不仅仅有航空工业通飞这样响当当的“国家队”,翻开金湾通航产业版图,彼岸(珠海)航空、隆华直升机、优翼航空、珠海翼航……多业态“产业森林”星罗棋布,填充着不断扩大的珠海通航产业版图。

亚洲通航展开幕首日,络绎不绝的客流不断刷新着金湾参展企业的预期。已连续多年参加中国航展的彼岸(珠海)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此次携机载光电吊舱、轻型航空发动机等多款新品亮相亚洲通航展,吸引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客商。展位前人头攒动,洽谈一波接着一波。

彼岸(珠海)航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的航空发动机等多款新品亮相亚洲通航展。

“随着通航市场越来越热,首届亚洲通航展的举办,对通航企业而言是拓展市场、争取更多订单的好时机。”彼岸集团董事长杨伦桢开心地告诉记者,仅仅3个小时展位现场就接待了400多位新老客户朋友。

这家2003年在金湾布局的航空器材制造公司,主营业务包括生产和销售自产的航体飞行器及配件、航空模型、光机电系统、新型仪表元器件及材料、精密仪器以及提供设备维修和售后服务等。该集团自主研制的光电吊舱,已广泛应用于电力巡线、公安巡逻、森林防火等领域。

“这些都是我们自主研制的,相当于飞机的‘眼睛’,具有长波中波红外热像仪、高清摄像等多种功能,还能穿透烟雾,在电力巡检、森林防火、应急搜救等领域都有优异表现……”指着展位上的机载光电吊舱,杨伦桢一脸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BRP-ROTAX公司是全球知名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商。作为该公司在大中华地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合作伙伴,彼岸集团还在金湾专门设立了发动机维修服务中心。

近期,BRP-ROTAX公司多位嘉宾应邀来到金湾,并依托首届亚洲通航展这一窗口,更深入了解中国市场。“中国在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上极具潜力,我们非常看好中国市场尤其是珠三角市场,期待未来有更深入的合作。”BRP-ROTAX公司总经理Peter Oelsinger表示。

不远处,珠海易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展位也十分热闹。这家于2013年在金湾注册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航空教育、航空产业投资、通航运营等综合型航空业务。借此次参展契机,公司对主营业务进行了全方位推介。

珠海易航通用航空有限公司的展位。

“想考商用驾驶员执照,有哪些要求?学费要多少?大概需要多久?”易航公司展位上,除了前来洽谈的客商,不时有观展观众前来咨询商用飞行执照的获取事项。

此外,致力于提供多元航空文化相关服务的珠海燕德航空文化有限公司等金湾参展企业,也纷纷亮相展会现场,集中展示金湾通航领域的多业态产品。

“实现您的飞行梦想”,是首届亚洲通航展的主题。放眼金湾,随着通航相关生产制造业的壮大,诸如培训、研学体验等服务业在此加速发展,越来越丰富的应用场景,在通航领域变成现实,未来,有望成为拉动消费的“新增长极”。

寻求更高质量发展空间 “双航展”之城加速蝶变

于金湾而言,从“单航展”到“双航展”格局的转变,不仅带来了产业能级跃升的新机,更将为城市蝶变注入“催化剂”。

“这座城市非常漂亮,并且发展越来越好了!”已在金湾考察多日的BRP-ROTAX公司航空部经理Marc Becker忍不住感慨。作为参加过多届中国航展的资深客商,Marc Becker切身体会到金湾这座新城国际化水平“水涨船高”。

出航展馆大门一直沿着东海岸线驱车行驶,约20分钟车程即可抵达航空新城核心区。这片3.8平方公里的区域,正如其继承的“航空基因”,用飞一般的速度形容它的建设恰如其分。

从曾经寥寥数栋住宅楼、仅有的一条砂石路、一天卖不完一头猪的农贸市场,到如今鳞次栉比的高楼、四通八达的街道、享誉国际的地标建筑……难以想象,仅仅十年,金湾就将昔日的海边滩涂变成了如今的现代化新城。

高规格、大规模国际展会,需要完善的城市配套,广迎八方来客。“双向奔赴”二十多年来,中国航展成为了航空新城蝶变的加速器、见证者。如今,随着“双航展”格局的成型,金湾的知名度愈发增强,产业、人才的聚集随之而来,寻求更高质量的城市发展空间,再次成为当务之急。

目前,珠海市自然资源局正在开展西部城市中心城市设计招标前期工作的研究。西部城市中心范围已初步划定为北至珠海大道,南至湖滨大道、丹凤四路,东至机场东路、白龙路,西至机场北路的区域,不仅包含原航空新城核心区,面积更较其扩大了约7倍。

未来,随着新一轮规划设计的编制,更多市级公共服务设施有望落地金湾。从区域中心迈向市级中心,不仅是航空新城发展能级的跨越,也是金湾整体实力的跃升,将为构建城市形态高级化、活力多元化的“双航展”之城提供更强支撑。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交通路网的完善至关重要。近年来,在高规格、大规模国际展会的加持下,交通红利在金湾持续释放。2014年,金湾互通立交在第十届中国航展前正式开通投用,珠海东西部交通“大动脉”进入了全面提速的新时代。2020年底,珠海第二条东西部通道洪鹤大桥正式通车投用,极大缩短了金湾区通往珠海东部及横琴、澳门等地的通行时间。2021年,鹤港高速一期工程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开幕当天正式投用,主城区出发前往机场时间缩短近一半。

时至今日,通达的交通路网,仍在金湾加速生长。作为港珠澳大桥西延线的组成部分,鹤港高速二期有望在近期通车。届时,珠海将新增一条贯通东西端的高速通道,日后还可向西接驳黄茅海跨海通道,直通江门乃至粤西地区。此外,随着公铁两用的金海大桥进入收尾阶段,珠机城际二期横琴至机场段通车在即,将为金湾开启轨道交通时代。

毗邻珠海国际航展中心的珠海机场,航班频繁起降,迎来送往八方宾客,承载起外地人对珠海的第一印象。今年11月17日,珠海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再次突破1000万人次。

为匹配城市快速发展的步伐,其扩容计划早已启动。其中,新建的T2航站楼建筑面积是现有航站楼的两倍,计划2024年投入运营。届时,珠海机场年旅客吞吐能力可达2750万人次、年客机起降能力19.8万架次。

伴随着空港、海港资源的加持和系列大型路桥、轨道工程的举托,金湾对接粤东、辐射粤西、延伸港澳、通达全国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巩固。

乘风而上,正当其时。在千帆竞渡的时代大潮中,跃升“双航展”之城的金湾,将迎来更大变化,为世界打造一张认识珠海的城市“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