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近期高发

  上班前,疱疹陈女士照常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性咽峡炎老师做晨检时发现,近期孩子口腔中有小疱疹,疱疹建议到医院检查。性咽峡炎到医院后,近期陈女士担心的疱疹事还是发生了:孩子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最近,性咽峡炎班上很多小孩感染。近期”陈女士说。疱疹

  夏季是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呼吸专科副主任医师谭艳芳介绍,近期近期,疱疹不少孩子因出现高烧不退、性咽峡炎咽痛、近期喉咙长“泡泡”等症状来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增多。“该病传染性强,家长需留意孩子的日常表现,因为部分孩子会变化为手足口病,如出现精神不好、嗜睡、持续高烧不退、频繁呕吐、肢体频繁抖动等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通过粪口、飞沫等途径传播

  最近,谭艳芳在接诊时发现,不少患儿“中招”了。“这几个月,确诊患儿逐渐增多,大部分是发烧、咽痛了一两天后,来医院就诊。”她介绍。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每年4—7月是高发季节。该病主要通过粪口、飞沫、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途径传播,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咽痛、口痛、咽峡部疱疹等症状,小婴儿因口痛拒绝进食,频繁流口水。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在1周左右就会自愈,以对症治疗为主。”谭艳芳说,例如高烧就使用一些退烧药,咽痛用淡盐水漱口,饮食选择温凉的流质或较软食物,做好居家隔离。

  到医院就诊后的次日,陈女士发现,孩子除了口腔的小疱疹外,手脚开始长出小水泡。“当时怀疑是手足口病,但是最近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高发,担心去医院交叉感染,加上之前有处理手足口病的经验,所以就没去医院。”陈女士说,经过几天的对症用药,孩子的症状渐渐消失,恢复稳定。

  由于担心去医院交叉感染,而选择先居家治疗的家长,不在少数。谭艳芳介绍,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孩子的精神状态很好,能吃能喝能玩,也能很快退烧,没有其他症状,可以选择在家隔离观察。

  “不过,如果孩子出现超过3天不退烧、反复高热、多处皮疹、精神不济、不吃东西、频繁呕吐、肢体频繁抖动等情况,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谭艳芳提醒道。

  接种疫苗可减少重症发生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都是夏季高发的传染病,由于都出疱疹,不少家长容易混淆。谭艳芳介绍,这两种病是由相同的肠道病毒感染引起,传播途径一样,但发病部位、出现重症的风险不同,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发病早期可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其中,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咽峡部会起疱疹,手足口病除咽峡部会有疱疹外,在手、足、臀、膝盖等部位也会出现疱疹或者皮疹。手足口病出现重症的风险也更大,疱疹性咽峡炎一般症状较轻,而部分重症手足口病若治疗不及时,有可能出现心肌炎、肺水肿、肺出血和脑干脑炎等危重症。

  “有些患者可能前几天是疱疹性咽峡炎,后来手脚突然长疹子了,就成了手足口病。”谭艳芳说,对于普通病人来说,两种疾病在治疗上并没有太大区别,还是对症治疗为主。

  不少家长关心,孩子患过疱疹性咽峡炎后,是否会产生抗体?再次患病,症状会不会更轻?

  对此,谭艳芳解释,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后,理论上只对本次引起感染的病毒亚型产生抗体,但引起感染的病毒亚型有很多种,下次碰上另一种亚型,同样会感染。由于每年的流行毒株并不相同,再次感染后的症状轻重,还是取决于感染了何种病毒。

  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好预防?谭艳芳建议,要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洗手,定期对孩子的物品清洁消毒,加强身体锻炼,增强抵抗力。

  此外,建议适龄儿童接种疫苗。目前,我国有EV-A71型灭活疫苗,可用于预防EV-A71感染导致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但EV-A71是引起重症、死亡的主要“元凶”,接种疫苗虽然不能避免患病,但可以有效减少重症的发生。

  南方日报记者 汪祥波 通讯员 王舒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