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6月非农就业下跌打开降息预期,中美利差显著收窄

摘要:一旦美国降息开启,美国中国的月非预期降息就去掉了关键障碍。

美国6月非农就业下跌打开降息预期,下跌显著中美利差显著收窄

冉学东

7月5日,打开美国6月非农就业数据公布,降息非农就业人口增长20.6万人,中美尽管大幅超过预期的利差19万人,但仍较前值27.2万人显著下滑。收窄

这个数据公布强化了今年美联储降息的美国预期,市场反应也相当激烈。月非预期美元继续前几日的农业下跌,跌幅进一步扩大。下跌显著美债收益率大幅调整,打开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跌达1.72%,降息2年期跌幅更大达2.20%。

显然这进一步缩窄了中美利差,市场传出,央行已经和几家公开市场目前已签协议的金融机构可供出借的中长期国债有数千亿元,将采用无固定期限、信用方式借入国债,且将视债券市场运行情况,持续借入并卖出国债。

央行的动作导致近期国债市场收益率拉升,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目前到2.265%,中美利差大幅缩窄。由此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比较大,7月5日,离岸人民币汇率上涨,目前到7.2893,此前由于中美利差过大,7月3日突破7.31%。

重要的是,自从此轮美国通胀下行以来,在通胀的数据中,往往都是CPI下行幅度较大,但是非农就业非常强劲,这也是美国核心通胀一直比较强韧的原因,导致美国的降息一再延迟。因此,此次非农就业的下滑意义重大。

此前美国的非农就业数据已经有所下修,4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16.5万人下修至10.8万人;5月份非农新增就业人数从27.2万人下修至21.8万人。修正后,4月和5月新增就业人数合计较修正前减少11.1万人。

美国的失业率也在6月份有所上涨,失业率在6月份上升至4.1%,预期和前值均为4%,同时为2021年11月以来最高水平。对物价影响更直接的时薪上涨幅度也在下跌,6月份平均时薪环比上涨0.3%,持平预期,较前值0.4%有所下滑;同比增速为3.9%,持平预期,为2021年以来首次跌破4%。工资增长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增加了美国劳动力市场降温的迹象。

与此同时,6月劳工参与率从5月的62.5%小幅上升至62.6%,扭转了过去一段时间的下滑趋势。

投资者对美联储降息前景抱乐观预期,芝商所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9月降息25基点的可能性从66.5%提升至71.1%,11月首次降息的可能性也有所上升,而12月进行第二次降息的可能性上升至46.5%,投资者已完全预期年底前美联储将降息两次。

从以上数据就断定美国的通胀已经彻底降温,并预期今年降息两次,还是过于乐观,要注意的是,尽管新增就业有所下滑,但是还是超过了预期,并且不论是失业率的上升还是时薪的增速也都是轻微的,这样的数据不具有趋势性,未来完全可能进一步反转。因此要夯实9月份降息预期还需要另一轮数据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下周的通胀数据,还有下月的数据。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全球已经进一步走入降息周期,主要经济体的加息均基本结束,G10货币中,瑞士央行、瑞典央行、加拿大央行与欧洲央行均已开启降息周期,不过由于美联储一再延后降息,先期降息的主要央行并非要与美国利率周期脱钩,因此他们对降息路径均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

目前决定人民币汇率的因素主要是中美利差。

6月19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全球通胀高位降温,但仍有较强的粘性。欧央行等一些央行已经开始降息,一些央行还在观察,预期今年晚些时候可能也会降息,但总体上还保持着高利率、限制性的货币政策立场。足见央行对全球利率周期高度关注。

同时,他在关于汇率的讲话中提到,在汇率方面,人民币汇率在复杂形势下保持基本稳定。今年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的时点不断推后,中美利差保持在相对高位。我们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弹性,但同时强化预期引导,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

此次非农就业的下降收窄了中美利差,不但缓解了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且为我国货币政策操作空间大大扩展。就在这次讲话中,潘功胜还强调,今年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转向,美元升值动能减弱,国内外的货币政策周期差趋于收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有利于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跨境资本流动平衡,扩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就目前来说,就我国货币政策的趋势来说,整天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比较大,需求仍旧疲软,房地产市场对政策利好比较迟钝,市场呼吁降息,但是央行在降息方面非常审慎,最关键的还是为了保持汇率市场的稳定,那么一旦美国降息开启,中国的降息就去掉了关键障碍。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