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预计2025年茶产业产值达400亿元

  本报讯 (记者 梁佳涛)近日,市出施预我市印发《潮州市千亿农业产业发展方案(2021-2025年)》,台单并配套出台《单丛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措施》)。丛茶产业茶产《措施》紧紧围绕高质量和绿色发展理念,高质干措在提升我市茶叶产量、展若值达统一宣传口径、计年打造多元茶产业等方面同步发力,业产亿元推动茶产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市出施预预计到2025年全市茶产业产值达400亿元。台单

  “退桉还茶” 提质增效

  《措施》提出,丛茶产业茶产到2025年,高质干措我市茶园面积预期将增至25万亩,展若值达产量将达2.61万吨。计年为实现这一预期,业产亿元我市配套出台了推进茶叶扩产增量、市出施预提质增效系列措施,“退桉还茶”正是其重要措施之一。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市尚存桉树林地30万亩,为茶园扩产改建提供了必备的土地资源。我市将充分利用林地资源,推进“退桉还茶”,扩大茶叶种植面积,力争至2025年,“退桉还茶”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

  新茶园、古茶树如何分类施策?《措施》明确,将加强对近5年全市新增茶园的管理,推广生态茶园改造。预计面上生态茶园建设达到10万亩,每亩增收近3000元;古茶树保护繁育方面,以凤凰连片2万亩的古茶树资源为载体,以凤凰、浮滨两大原产地古茶树为基础,建设古茶树保护资源库,打造全国性优质茶树品种基地,力争至2025年底,单丛茶第一产业产值达到110亿元。

  统一“潮州单丛茶”宣传口径

  与云南普洱、福鼎白茶拥有对外统一宣传口径不同,关于单丛茶,市场普遍存在“凤凰单丛”“岭头单丛”“潮州单丛”等多个叫法,这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单丛茶的对外宣传效果。为进一步擦亮单丛茶金字招牌,《方案》提出 ,要统一“潮州单丛茶”这一宣传标志和宣传口径,至2023年,完成“潮州单丛茶”地理标志商标落地和规范使用。同时,以建设饶平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为契机,借助广州、深圳、上海、北京等农(茶)博会平台与天猫、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同时开展大型宣传活动,把潮州单丛茶推向国际化市场。

  除了宣传口径不一,市场上关于单丛茶香型的命名更是多达数十种,让消费者眼花缭乱。《措施》提出,要制订潮州单丛产品质量等级标准、规范产品名称。至2023年,制定高山茶区个性化等级标准和中低山茶区统一产业化等级标准。力争到2025年在中低山茶产区全面推广茶园机械化采摘、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加工的生产经营模式,探索茶叶拼配,分等级包装,实现中低山茶产品的标准化、规模化、批量化,打造适合日常消费的大众饮品。

  打造多元茶产业

  打造茶旅小镇、讲好工夫茶文化故事、建设茶叶专业交易平台……《措施》提出,预计到2025年茶产业产值4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产值110亿元,第二产业产值150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40亿元。从数据可以看出,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绝不是种好茶、卖好茶那么简单,必须做好“三产”融合文章, 打造多元茶产业。

  《措施》要求,要利用茶叶主产区独特地理、人文、村落优势,力争到2025年建设凤凰、浮滨、文祠等3个集生产、加工、展示、展销、电子商务、科研、仓储、物流、旅游于一体的茶旅小镇,带动周边乡镇串珠成链,形成10条茶旅融合精品线路,提升潮州茶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形象品质,促进茶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以潮州工夫茶文化、潮汕茶人故事、人文风采、单丛茶历史文化为背景,深挖内涵,推广工夫茶文化;争取中茶股份有限公司进驻潮州建设茶叶集散地,适应新时代电子商务发展,探索与大型电商企业合作,建设茶叶线上销售平台,扩大潮州单丛茶影响力。

  守住“舌尖上的安全”

  质量安全是茶产业的生命,如何在群众享受茶香的同时,为他们守住“舌尖上的安全”,是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一直探索思考的问题。《措施》提出,要健全市、县(区)和重点镇检测机构,配套完善三级检测设施设备,严厉打击不合格茶园和产品,力争至2023年龙头企业自检率达到100%;推广以病虫害科学防治为重点的统防统治,今年率先在凤凰镇、浮滨镇两个茶叶专业镇推行飞防试点。至2025年,全市社会化服务程度覆盖率达到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