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建筑与赣派建筑的不同之处在哪里?

  徽派建筑与赣派建筑有不少的徽派相似之处,两者的建筑建筑相同点都有马头墙,内部结构也非常相似,赣派有前后进,处里有天井,徽派两侧有厢房,建筑建筑正厅前有门厅,赣派大门外有照壁,处里那么他们之间的徽派不同之处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点:

  一、建筑形式

  平面布局基本相同,建筑建筑“四水归堂”是赣派常规设置,所不同的处里是赣派建筑的“井”略微大些,赣派建筑基本都是徽派一层,徽派建筑一般都是建筑建筑两层,这与地形宽裕的赣派赣抚平原和用地局促的徽州六邑地形地貌有关。赣派建筑外墙为青砖马头墙,而徽派建筑一般都白璧马面墙。徽派白璧马头墙小于赣派建筑青砖马头墙。

  赣派建筑民居都是贴立穿斗式为主,祠堂官厅等大型建筑,多采用抬梁式,部分地区使用插梁式。内为木结构承重,四面外墙围闭,使建筑成为一个整体。

  徽式宅居结体多为多进院落式集居形式(小型者以三合院式为多),一般坐北朝南,倚山面水,讲求风水价值。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方称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造就出纵深自足型家族生存空间。民居外观整体性和美感很强,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黑瓦白墙,色彩典雅大方。

图片.png

  二、年代历史

  赣派建筑和徽派建筑从文化角度考证都与客家风水文化有关,江西是形势派风水文化的发祥地,因此可以考证赣派建筑年代上早于徽派建筑。但是,徽派建筑基于徽州文化的影响,徽州文化在明清时期发展很快,赣文化这一时期略显落后,建筑上不可避免受文化的影响。

  赣派建筑成型于唐、宋朝,兴盛于明清,伴随着江西社会经济发展,科举人文和赣商崛起而不断发展壮大。晚清后期,随着太平天国运动、赣商衰败和社会经济衰退,赣派建筑趋于保守和逐渐没落。赣派建筑是主要集中于赣抚平原、吉泰盆地和赣南山区。

  古徽州盛行敦本敬祖之风,各村均建祠堂,且有宗祠、支祠、家祠之分。据《寄园寄所寄》载:“聚族而居,绝无一杂姓搀入者。其风最为近古。出入齿让,姓各有宗祠统之,岁时伏腊,一姓村中千丁皆集,祭用朱文公家礼,彬彬合度。”

  历史上徽商在扬州、苏州等地经营,徽派建筑对当地建筑风格亦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徽派建筑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三、村落规划

图片.png

  赣派和徽派建筑都受形势派风水文化影响,开天门、闭地户、水口建筑等布局基本一致,都比较注意“天人合一”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风水观,所不同的是赣派建筑村落一般将祠堂、戏台置于村落的地理中心位置,而徽派建筑则将其作为水口建筑置于村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