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如何养生?珠海中医专家提醒:舒筋活络,祛湿健脾

3月5日是惊蛰二十四节气的“惊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祛湿健脾开始。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成杰辉表示,何养海中经过冬藏后,生珠人体的医专阳气温煦而不热烈,未透达全身,家提筋活故在惊蛰之时,醒舒养生的惊蛰重点在于气机的调达、经络的祛湿健脾舒展。

舒筋活络,何养海中调气活血

成杰辉表示,生珠太极拳、医专散步、家提筋活泡足是醒舒惊蛰较适合的养生项目,经络得到舒展,惊蛰人体正气充沛,即可抵御疾病。每日坚持平地健步走30分钟以上,也可调节全身气机,增强体质。沐足疗法也是方便有效的舒筋活络项目,以当归、艾叶各30克,水煎泡脚,有温经活血之效。

饮食有节,慎酸忌冷

中医认为山楂、五味子、乌梅、白芍等酸味食物或药物可以滋肝阴,养肝血,但酸性也有收敛、固涩的特性。在中药中,酸性食物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等证,食用过多的酸性药食反而妨碍人体气机的疏泄。故饮食中慎食酸性药食,以免妨碍气血运行。

因地制宜,祛湿健脾

春季南方的“回南天”,除了物品、食品容易受湿回潮,人体也容易被湿邪侵袭,出现疲乏、身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便溏等症状。

成杰辉介绍,除湿的药材并不需要太多,常用的有茯苓薏米汤、淮山芡实汤等。除了煲汤,喝粥也能除湿,如薏米淮山粥、小米粥等,连日服用可增强人体正气,抵御湿邪侵扰。

怡情养性,宁神平怒

惊蛰的时候,人体气机还没有得到完全正常的疏泄,年轻人较常出现脸部痤疮、上火等症状,老年人也易情绪波动,甚至引发中风。

成杰辉建议,惊蛰之时,老年人尤需要调养情志,平复心情,切忌大喜大怒,避免焦躁抑郁,可寄情于琴棋书画、养花、阅读、散步等悠闲项目以怡情养性。